建筑业营改增落地三月 四大难题待解
截至目前,建筑业全面营改增已落地三个月,业界最为关注的显然是有没达到减税的预期。本报从建筑企业了解到,减轻税负的效果目前尚未充分体现,从长远发展和当前建筑业市场行情来看,未来企业度过政策磨合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营改增的实施也暴露出长期积累的行业问题。建筑企业该如何冲破困局?行业专家、业内领军企业传授经验和措施。
一、减负效果尚不明显
记者分别从建筑企业和装饰企业了解到,营改增实施三个月,税负的变化尚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此次税改建筑业采用过渡政策,5月1日以前的工程按照简易计税办法3%计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王永进表示,目前公司90%以上的项目采用简易计税,只有10%的一般计税项目。简易计税和营业税时的税率一样,但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按不含税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计税,实际税负仅为2.91%。“理论上税负是降了,但万分之九的幅度,下降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王永进说,“但随着一般计税项目的逐渐增多,预计未来税负可能略有增长。”
中建一局二公司财务管理部经理周新华也给出了相似的答案。他表示就实施三个月来看,对企业整体财税影响有限,当前收入、利润略有下降。但从长远来看,会对公司收入、成本、税负有较大影响,未来企业成本、税负受下游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影响较大,按目前建筑市场行情来看,不容乐观。
此外,周新华还提到,建筑企业在施工承揽工程时,相对业主处于弱势,过渡政策较为宽松,给业主留下了选择空间。企业被动接受老项目并按照一般计税方式,这势必造成成本上涨,税负增加,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专票收取仍存在较大困难
有建筑公司测算,营改增后企业的进项税抵扣要达到70%以上,税负才能与原来缴纳的3%营业税持平。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加强管理,要求必须拿到进项税发票。但事实上,建企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仍存在较大困难。
周新华表示,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小规模纳税人都无法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局代开成本高,导致小规模纳税人专票收取困难。二是建筑行业门槛较低,行业整合度不高,整个行业抵扣链条不完整,流通环节存在大量“应抵未抵”的情况,增加了企业询价和取得专票的难度。
就装饰企业实际情况,王永进重点提到了人工费的问题。除了材料费,建筑工程人工费占工程总造价的20%—30%,能否取得增值税发票是能否减负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建筑劳务市场正在建设中,全国成建制的劳务公司只有几千家,包工头仍旧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原来是按3%缴纳营业税 ,但营改增后,一大部分人工费没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二、部分材料税金转嫁
不管是土建项目还是装饰装修项目,材料费是工程造价的大头,在很多工程中占比达到70%以上,能否拿到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发票是企业税负增加与否的关键。由于施工材料种类繁多,分供商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适用税率也不尽相同,但一般的材料如钢材、水泥、混凝土等,其适用税率为17%,可以充分抵扣进项税额,降低企业营改增后的负担。但实际并未像原本预料的一样。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6家企业以“营改增”为借口,捏造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已责成主管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共计1200万元。然而,建筑企业也遇到了此类问题。
王永进表示,部分材料企业把增值税的这部分税金转嫁到了施工企业身上,表面看企业要缴纳的11%的增值税可以用17%的进项税进行抵扣,但实际上抵扣的17个点都是买的。此外,员工因公出差、工作调动等因素产生的住宿、交通费用,由于无法当场拿到增值税发票,邮寄产生的费用也给企业增加了一部分负担。
税务工作大量增加
当前,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招投标规则、企业发票管理、税务管理、核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上,因此财务人员数量增加是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后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做登记、抵扣、认证,这些以前是没有的,并且增加了很多台账。”王永进表示,“目前有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两种计税方式,项目采用哪种计税方式,也需要把所用材料区分开,因此增加了大量的核对工作。”
同时,营改增后,工作流程也有所不同,王永进用“以前公司只跟一个税务局打交道,现在需要跟全国几百个税务局打交道”来形容。他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他表示,原本只需要项目经理在工程所在地缴纳的税款,现在项目经理要去当地税务局填写预缴申报表,传回公司盖章后,拿着这个申报表和税金去缴税,然后将交税后的税单和申报表寄回公司开票,才能把发票交给业主。
此外,营改增后,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PPP等投融资项目在企业向财税部门咨询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同解释,也导致企业在税收筹划、商务谈判中处于被动。
营改增对企业业务运营的影响是全面的,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因此,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面临挑战,企业需要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变化。
良策
三、全面统筹工作,制定中长期规划
北京财税研究院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李志远表示,单纯地依赖财务手段,多取得进项税额从而降低企业税负,这样的思路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相关业务人员必须懂增值税,必须知道增值税制下如何去采购,如何选择供应商,以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增加利润。同时,在销售环节,业务人员要懂得如何与业主、客户定价,如何确定销售业务的税率和发票以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对此,周新华表示,中建一局二公司财务系统在三年前就已开展各项测算工作,及时掌握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营改增方案及未来中长期工作规划。其次,增加财务管理尤其是税务管理人员数量,以应对营改增对发票、内控、核算等方面的财税管理新要求。此外,各业务系统开展营改增理论学习,积极与业主、供应商展开谈判,争取实现“双赢”。
规范进项税发票,形成良性循环抵扣链条
营改增前,不用考虑进项税抵扣的问题,建筑企业发票取得比较随意,这是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营改增促使企业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要求能抵扣的项目尽可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也将倒逼建筑业上下游企业规范管理,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增值税抵扣链条。
专家指出,合理获取原材料发票是建筑企业减负的首个要点。建议建筑企业要优化物资采购模式,实行定点集中采购,同时,要筛选供应商,尽可能选择生产经营稳定、财务核算安全、企业规模较大的一般纳税人,确保在材料采购环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科学筹划抵扣时间和选择计税方法是建筑企业减负的另一要点。税制转换给纳税人税负管理和现金流带来不确定性,建筑企业要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日常管理,增强软实力,以便于适应增值税管理的要求。
利用信息化加大监控力度,降低税负风险
信息化是中建一局二公司及其他一些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重要举措,相比人工,信息化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增值税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周新华表示,公司正打造税务管理大数据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监控力度,降低税务风险,保证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但业内人士指出,营改增对企业业务运营的影响是全面的,也包括信息化系统。营改增后,信息化系统要能够满足“价税分离”的要求。同时,增值税纳税管理工作比营业税精细、复杂的多,工作量会成倍增加,因此信息化系统还要能够支撑全过程的进项税管控,帮助企业税务管理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上一个产品:简要谈谈建筑行业营改增
下一个产品:营改增之后不可以抵扣的12种发票